例如,2017 年的 ICO 热潮就是由以太坊的 ERC-20 代币标准推动的,该标准基本上是一种协议,用于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代币(不包括以太币 ETH),此类代币可以相互兑换。 项目通过智能合约在以太坊上公布或开发应用程序,并且发行该应用程序的原生代币,在此过程中直接向以太币 ETH 投资者筹集资金。
代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了独特地位,它们在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中充当“实用型”代币,用于激励某些行为或支付费用。 例如,流行的 ERC-20 代币 Dai 就是以太坊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MakerDAO 的一部分。 MakerDAO 是用户使用信贷工具的方式,例如使用 Dai 进行借出/借入操作等,而 Dai 则经过专门设计,其价值保持稳定。 类似 Dai 的 ERC-20 代币可以兑换任何其他 ERC-20 代币或其他基于以太坊的标准(即 ERC-721),以太币 ETH 也在可兑换范围内。因此,正如 Dai 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关系,在一个币种的广义加密货币/区块链网络中,代币是依具体应用程序而定的。除了 Dai 之外,其他代币还包括 Maker (MKR)、0x、Augur (REP)、Komodo (KMD) 以及 Golem (GNT)。